手游天涯明月刀里蔽云疑案二(疑的组词一年级)
时间:2023-08-21 01:57:49 点击:928

疑的组词一年级

组词:疑问

历史上有没有哪个钦差大臣啥事也没干成,就被行刺而死

当然有,清朝四大冤案之一的《淮安奇案》,就是一桩钦差大臣被杀引发的巨大风波。

钦差大臣是一种临时性官职,是由皇帝为某事专门委派的官员。钦差大臣本身无关品级,哪怕最低级的官员只要被委任为钦差,就相当于代表了皇帝本人,再大的官员也要在钦差面前下跪接旨。

比如明清的经常会传谕旨,当他们要宣读旨意的时候,不管是内阁首辅还是铁帽子王都要跪接,不过一宣完旨意,马上就会将他们扶起,因为他们的钦差身份已经结束了。

派到外面办事钦差的就不同,奉旨办事的钦差大臣权力极大,地方上会毕恭毕敬,直到事情办完,钦差回京复旨。

所以钦差大臣一旦出现,必定受到严密保护,有心行刺也极难动手。

不过历史上,还真有位钦差大臣,竟然在查案期间被人害死,这是怎么回事呢?

这位钦差就是李毓昌,李毓昌被害案,是清朝四大冤案之一,过程堪称离奇。

李毓昌是嘉庆十三年(1808年)戊辰科进士,高中进士后,由于暂无实缺,所以先安排他以候补知县的名义分配到两江总督衙门,等待出缺。

这一年,江苏遭遇水灾,淮安府山阳县发生决堤,大水几乎淹没了一切,百姓受灾相当严重。

这时候,当然需要的救济,嘉庆皇帝也不含糊,接到奏折,立即批示:

“赈济饥民,各部筹银二十万两,着六部合议,速将赈银放下,钦此。”

20万两银子筹齐后送到两江总督铁保处,铁保不敢怠慢,立即下发。两江总督位高权重,不用也不敢贪污赈灾款,不过下面的各级官吏就不一样了,雁过拔毛是传统,经过层层克扣,灾民真正拿到的就少之又少。

显然,20万两不够,立即再向朝廷要钱。

嘉庆心里有数,又不能不顾及灾民,只得再拨款30万两,同时严令铁保,必须派出查赈官员,清算前账同时避免贪污。

铁保选来选去,选中了李毓昌,因为他还未补实缺,还没有沾染上官场的不良习气,在之前铁保已派出了九名官员查赈,没有一个查出名堂,当然是被收买了。

李毓昌算不算钦差呢?当然是算的,他虽然不是嘉庆当面委任,但铁保是奉旨选员查赈,人员要报到嘉庆处,御笔朱批确认后再行事,实际也就是奉旨办案,类似于皇帝特派员的性质。

李毓昌是个正直的人,他来到山阳县后,亲自查赈,一丝不苟,公正廉明,无懈可击。山阳知县王伸汉是个贪官,赈灾款就是被他大肆贪污,同时他还了之前九位查赈的官员,所以一直得以隐瞒。

不过这一切在李毓昌那里行不通,王伸汉的他一概拒绝,很快查出问题,即将上报,王伸汉的贪污不法行为就讲要大白。

王伸汉计无可施,在李毓昌即将上报前,将他诓到县衙,想做最后的努力,再次被严词拒绝。王伸汉狗急跳墙,重金买通了李毓昌的三个仆人,在他的茶水中下毒,毒发后再讲李毓昌勒死,并伪造了他自缢身亡的现场,钦差李毓昌就这么不明不白的死了,王伸汉的胆子实在是通了天。

李毓昌家人赴山阳县迎丧,在他遗物中发现线索,由于没有证据隐忍未发。等到灵柩回乡后,开棺验尸,李毓昌浑身青黑,严重怀疑是被毒杀,李家人立即进京告状,嘉庆帝得知后大为震怒,下旨复查。山东巡抚吉纶将尸棺提至省城,再次验尸,发现

“惟胸前骨如故,余尽黑。盖受毒未至死,乃以缢死也。”

案情随即水落石出,嘉庆皇帝亲自批示,将山阳知县王伸汉斩立决,同谋隐瞒案情的淮安知府王彀绞立决,李毓昌的三个仆人凌迟处死,首犯仆人李祥押解至李毓昌墓前凌迟摘心,以祭奠李毓昌。两江总督铁保、江苏巡抚汪日章被革职流放,其他涉案的官吏和9名查赈大员都被开革问罪,李毓昌冤案终得昭雪。

一桩冤案,使得两位一二品大员前程尽毁,涉案人员不是死就是贬,牵连巨大,造成官场震动,这就是清朝四大冤案之一的《淮安奇案》,这就是动钦差大臣的后果。

实际上,从此案还可以看出嘉庆朝的吏治。经历了康熙、雍正和乾隆前中期的发展,从乾隆后期开始,清朝实际也开始固步自封,走起了下坡路,与此对应的当然是吏治的败坏,各级官员贪赃几成惯例,营私王法、草菅人命时而有之,所以李毓昌这样正直的官员不被容于官场,哪怕他有钦差的身份,还是被胆大包天的一个小小知县给谋害,可见吏治的败坏。

嘉庆有心整治吏治,以挽官场颓败之风,但面对各级官吏上上下下皆已的现实,左右碰壁,顾此失彼,回天乏术,他自己只得无奈的说:

当今大弊,在因循怠玩四字,朕虽再三告诫,舌敝唇焦,奈诸臣未能领会,悠忽为政。

历史上的辩机和尚,真的和高阳公主有一段恋情吗

高阳公主和辩机和尚的恋情,恐怕是历史上最高深莫测的悬案。《旧唐书》对这件事未见一字记载,《新唐书》则言之凿凿,《资治通鉴》更是情节丰富。一般历史悬案,都可以找到几分说得过去的理由反驳对方,唯有这个案件,想反驳都没地方下手。《资治通鉴》基本是在《新唐书》基础上,添加了“文学创作”,不可信,不予讨论。《新唐书房杜列传》关于这个事件的记载如下:

“公主,帝所爱,故礼与它婿绝。主骄蹇,疾遗直任嫡,遗直惧,让爵,帝不许。主稍失爱,意怏怏。与浮屠辩机乱,帝怒,斩浮屠,杀奴婢数十人,主怨望,帝崩,哭不哀。”

《新唐书诸帝公主传》又记载:

“初,浮屠庐主之封地,会主与遗爱猎,见而悦之,具帐其庐,与之乱,更以二女子从遗爱,私饷亿计。至是,浮屠殊死,杀奴婢十余。”

在唐代其它重要著作中,都不见记载这段风流韵事。如果高阳公主的出轨对象,是一个一般人也就算了,偏偏是个大名鼎鼎的辩机和尚。按理来说,假如《新唐书》作假,为什么无事生非,弄个大名人参与进来,这不是很容易露馅吗?

无巧不成书,偏偏辩机和尚没有传记,相关书籍中,又找不到任何辩机和尚的死亡信息,就像凭空蒸发了一样!要知道,辩机和尚可是当时最知名的佛学大师之一,唐玄奘最倚重的。《大唐西域记》就是由辩机执笔,唐玄奘从印度带回的经书,很多都是辩机翻译的。这样一位“缀文大德”竟然凭空消失,太离奇了。

这些信息,都向着有利于《新唐书》记载的方向而去,似乎这一桩风流案,是板上钉钉的事。可是为什么《旧唐书》没有一个字的记载,一点影子都没有:

“初,主有宠于太宗,故遗爱特承恩遇,与诸主婿礼秩绝异。主既骄恣,谋黜遗直而夺其封爵,永徽中诬告遗直无礼于己。高宗令长孙无忌鞫其事,因得公主与遗爱谋反之状。遗爱伏诛,公主赐自尽,诸子配流岭表。”

按理来说,当事人一个是李世民的爱女,一个是当世高僧,还涉及房玄龄家族,伴随谋反案件。如此重大的事件,《旧唐书》是无论如何不能漏记的,《旧唐书》成于后晋,《新唐书》成于宋,《旧唐书》没有获得资料,更晚的《新唐书》如何获得?

但如果说《新唐书》造假,这个假也造得太匪夷所思了吧?把无辜的大德高僧扯进来,没理由啊,也很难让人相信啊!请注意这是历史,不是吸睛的小说,更不是靠玩花边新闻吸引观众的小报。有人说《新唐书》作者欧阳修和司马光反佛,故意编造,这个说法也有点耸人听闻。

这就是案件最让人费解的地方,无论哪一方,都有不可辩驳的说法,无论哪一方,也都不能另一方的立场!实在太吊诡了!

我觉得有可能是以下情况:

高阳公主确实心系辩机和尚,并且两人确有交集,不过事情并没有发展到暧昧,甚至“结庐同居”的程度,自始至终是高阳剃头挑子一头热。辩机和尚因为高阳公主的身份,也不敢得罪她,采取的是若即若离的策略。

假如是这样的话,辩机和尚终究也逃不过世人的讥讽,再加之后来高阳公主的坏名声,导致他受到诟病,从此淡出视野,不被记载于史册。

而高阳公主因为与大伯子房遗直的恶斗,被房遗直添油加醋告了黑状。这完全是有可能的,后来高阳公主告房遗直对她无礼,可见两人已经斗到不择手段的地步,拿她和辩机似是而非的事,添油加醋不是不可能。

但这种添油加醋的事,显然无法记载于正史,所以《旧唐书》根本没记载。不过正史不记载,唐人笔记不一定放过这个吸引眼球的事,他们就跟长嘴婆似的,根据获得的街谈巷议,加上自己的主观判断,各有记录。

传言有个特点:越传越真!到了宋朝重修唐史,欧阳修和司马光等,正是看到了很多唐人笔记,记载的高阳辩机恋情,他们认为这件事的可信度较大。加之反佛的立场,于是就堂而皇之地将此事录入了《新唐书》。

也就是说,高阳公主与辩机和尚的恋情,本质上是假的,不存在。仅仅是因为高阳仰慕辩机,俩人有一些超常的交往,被高阳的大伯子房遗直恶意传播了。高阳公主嚣张跋扈的性格,也不被世人喜欢,于是街谈巷议,把一根头发硬说成了金箍棒,并被各色人等,以各种形式记录。

《旧唐书》成书年代离唐朝更近,对事实更清楚,所以对此事根本不予采信。《新唐书》时代久远,惑于唐人笔记,加上个人的政治立场,采信了笔记里的说法,编进了史书。

展开 ↓

最新游戏更多

最新软件更多

  • 玩家推荐
  • 游戏攻略

峰溢下载站 Copyright(C) 2008- ytdonghua.net All Rights Reserved!

闽ICP备2023006282号-2| 免责声明